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手机扫码登录更安全

广告
查看: 42147|回复: 5

[姜堰城事] 焦屑

[复制链接]

26

主题

609

回帖

1495

积分

研究生

积分
14552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泰州
在广袤的三水大地农村从古至今流传着这样的一句俗语:六月六吃口焦屑养块肉,这里的六月指阴(农)历。

在农村祖祖辈辈种地的庄户人家,息养了一冬季之后,清明一过就没日没夜的忙碌起来了,麦田追肥,车水沤田,扒泥抠渣,耕田做秧亩……,等到收完麦子,插好秧,人人都瘦了一层膘,脱形了。

麦子进了仓,小秧插完了,叔婶也可以松口气息一下了,又正好汛期到了,他们寻思着弄点吃的“慰养” 一下自己,几百米长的夹河边街上除了烧饼馓子店,就是豆腐,面条店,那时那个季节最好的零食就是炕焦屑了

记得父亲用淘箩装几斤小麦提到码头上去汰清,母亲早坐在锅塘门口添草烧火了,这种活儿,大人不让我们干,要把握火侯,这样的焦屑辗出来才有香味,记得讲究人家里面还用点黄豆,花生米渗合在里面一起翻绞炒烘焙,这样味道更香,母亲在烧火,父亲在灶台上翻炒,一会麦子就噼里啪啦在锅里跳跃了,父亲找个干净的凉匾把炒熟的麦子摊放里面放凉,集中堆放容易捂糊

之前庄上没有辗米厂,要拿到隔壁村才可以加工,这个任务就是我的活了,父亲用布袋装上,我驮在背上飞驰而去,10多斤焦屑辗好,一来一回也要大半天的时间,从西头进庄,辗米厂在东头,中间要经过舅嗲门口,我都绕过去,怕他们留我吃饭,哈哈,主要是怕他们影响我那股馋气啯啯的焦屑“梦”。

焦屑到家,母亲早烧好开水装温水瓶里了,我排出几只大碗,兄妹三一人一只,放一大勺焦屑,放几粒糖精,慢慢倒入开水,慢慢搅拌,一碗焦屑就成形了,我们各自捧着碗去吃着,含在嘴中摆弄着,不舍得下咽,记得吃完,父亲都叮嘱我们把碗舔括干净,这种吃法叫泡焦屑,邻居说这种是一种厚敦敦的吃法,生活条件宽裕的人家里面放糖,挑猪油,那看到的人才会口水叭嗒叭嗒的往下流。

记得还有两种吃法,一种叫汆焦屑,锅里水烧开,勺子在锅里搅拌,焦屑慢慢的切入开水中,薄溜溜的,装上一大瓦盆,一家人围坐,就是一餐完美的晚饭了,记得母亲从田里放工回来,会顺便掐一把红薯叶子回来,我们掀光皮,切好,放几角辣椒一起炒出几盘子岀来,转着碗喝着焦屑,夹着红薯叶狂吃,盘盘精光,直吃得肚子撑不下才罢休。
另一种吃法就是叫干舐,记得去上学,趁父母不备,用纸包着,藏书包里,等下课了,要好的几个同学找个角落,围在一起分享,吃完,看着两腮的白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咧着嘴笑了。
偌大的苏北村庄,星罗密布,千户万家,每天炊烟袅袅,蒸,煮,煲,炒,炖…… ,传递着人间烟火,就像焦屑一样,泡,汆,舐,皆为美食,众乡邻们,你在家乡还有哪些美味佳肴的做法?一起分享给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256

回帖

3163

积分

研究生

积分
11672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姜堰人网APP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泰州
我是高大上 发表于 2025-07-27 08:36
小时候的记忆被你唤醒了,我们东台人也是一样一样的。只是我们不吃山芋叶,因为那是给猪吃的。

山芋叶现在依然有人在吃,是一种很难得的美味
回复 赞同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550

回帖

9958

积分

硕士生

积分
46936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姜堰人网APP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苏州
小时候的记忆被你唤醒了,我们东台人也是一样一样的。只是我们不吃山芋叶,因为那是给猪吃的。
回复 赞同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609

回帖

1495

积分

研究生

积分
14552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泰州
我是高大上 发表于 2025-7-27 08:36
小时候的记忆被你唤醒了,我们东台人也是一样一样的。只是我们不吃山芋叶,因为那是给猪吃的。 ...

山芋叶子有点糙,要用猪头炒。
回复 赞同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256

回帖

3163

积分

研究生

积分
11672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姜堰人网APP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泰州
在如此厚重的历史目前,我们八零后对如此场景那是印象相当的深刻!夏天吃焦屑,生腌茄儿喝山芋彩儿粥,奶奶摊的韭菜摊饼,摊糖饼不知道为什么那半焦半黑的焦香味现在的饭店做不出来.自己钓的田鸡回来宰杀用干咸菜一起烧,那美味至今记忆犹新,因为那是家里唯一可以不花钱吃到的肉,一毛五的的赤豆冰棍放在大二八后面的木箱子里沿村叫卖,记得那时候的冰棍特别甜而且有红豆的糯香,遇到换糖担的一双坏鞋还可以修好,如果不要可以换吃一大块扎糖舔半天,或者换几根针回去让奶奶做针线,那时的天空特别蓝,既简单幸福又甜蜜!傍晚的时候叫上邻居的小伙伴伴着鸡鸭鹅的嘎嘎声一起去河里洗个澡。那时候没有下河危险的标志,也不必担心溺水,因为我们农村的娃水性都很好,光着脚丫直奔河里.免费的洗澡又可以嬉闹玩耍,一举两得.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家家是炊烟袅袅,说明已经到该准备吃晚饭的时候了,四方小桌摆到院子中央,煎好的茄子螺丝肉饼,咸菜炒蚕豆放桌子中间,一钢盅锅的稀饭,全家人一边摇着蒲扇一边喝粥吃饼,就这样晚饭在一片蚊子吱吱叫当中结束,条件容许晚上可以搞个西瓜用篮子吊在井里晚上睡觉前吃一下,那感觉会开心很久!晚上睡觉用两个长凳搭一个凉匾在院子里拍拍蒲扇,听听爷爷讲牛郎织女中在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这就是八零后农村的夏天!
回复 赞同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550

回帖

9958

积分

硕士生

积分
46936
发表于 5 天前 来自姜堰人网APP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苏州
以前是不吃的,现在什么也吃了。
回复 赞同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x

关注人网公众号

网站申明:本站所有言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本平台仅提供视频、图片信息存储服务。

备案信息:苏ICP备16035471号-4 | 苏ICP备16035471号-5A | 苏ICP备16035471号-6X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