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防疫新政策出台后,市民们纷纷奔赴药店、医院买药囤药,以备不时之需,导致部分药店的抗病毒药、退烧药等药品库存临时预警并紧急补货。药物有保质期,采购药物也不宜过量,健康家庭按照每人服用1至2天的量准备即可,用完再去药店购买。如果出现相对较重的呼吸道症状,一次购买5至7天的量较为合适。“网传预防新冠的七、八种类型的购药清单不可取,盲目跟风囤药完全没必要。”
一、发热 1.对乙酰氨基酚片 2.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儿童) 3.布洛芬缓释胶囊 4.布洛芬混悬液(儿童) 5.双氯酚酸钠缓释胶囊 6.双氯酚酸钠栓(老人) 7.去痛片 8.正柴胡饮颗粒
二、感冒症状 (发热、咳嗽、流涕、打喷嚏等,不与第一类同时服用) 1.复方氨酚烷胺胶囊 2.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儿童) 3.氨咖黄敏胶囊 4.氨酚伪麻美芬片 5.芬麻美敏混悬液(儿童)
三、中成药 (不建议与第二类同时服用) 1.金花清感颗粒 2.疏风解毒胶囊 3.清开灵颗粒 4.散寒化湿颗粒 5.感冒清热胶囊(颗粒) 6.正柴胡饮颗粒 7.四季感冒片 8.感冒疏风胶囊(片、颗粒) 9.热炎宁合剂 10.银黄清肺胶囊 11.连花清咳片 12.连花清瘟胶囊(颗粒) 13.化湿败毒颗粒 14.宣肺败毒颗粒 15.六神丸(胶囊) 16.银翘解毒颗粒 17.金叶败毒颗粒 18.蓝芩口服液 19.痰热清胶囊 20.双黄连口服液 21.感冒退热颗粒 22.消炎退热颗粒 23.小柴胡颗粒
四、咳嗽较重 1.成人:急支糖浆、咳速停糖浆、宣肺止嗽合剂 2.儿童:清宣止咳颗粒、小儿止咳糖浆、小儿清肺止咳片
五、胃肠道症状 1.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 2.醒脾养儿颗粒 注:第一类、第二类西药不要同时服用,上述中成药选择其中一种,按照说明书剂量服用,一般3~5天或症状消失即停止用药,如症状无缓解或加重,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