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手机扫码登录更安全

广告
查看: 66168|回复: 1

[投诉曝光] 防疫也防诈,警惕以“疫”之名的骗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24 09: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江苏泰州

  近期,部分市民报警反映一些社交软件群里出现“快速出核酸检测结果,加急最快半个小时”“家里也能做核酸检测”等信息,只要额外付费便能做快速核酸检测。这是典型利用疫情防控实施的诈骗行为,诈骗分子声称有所谓的“私人渠道”,诱骗受害人先转账再查收核酸检测报告。在此提醒大家,不要轻信网络不实信息, 这不仅可能影响自身健康安全和正常出行,更有可能落入诈骗分子非法敛财的骗局。

  1、近期部分地区开展全民免费核酸检测,采样地点和时间请以官方通告或社区通知为准,核酸结果请在官方正规平台查询。

  2、个人付费核酸采样一定要在经卫健部门认证的具备资质的医院、专业医疗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不要轻信网络不实信息和所谓“私人渠道”。

除此之外,近期还出现了其他几类,利用疫情防控实施的电信诈骗,请大家注意防范。

  1、新冠疫苗接种预约诈骗

  2021年7月28日,李某接到79开头的短信,内容为“疾控中心提醒,新冠疫苗政策在我市开放预约,名额有限,报名截止时间为2021年7月30日,请点击链接LU12ZU.C0N/QWECV预约接种。”李某根据短信提醒,点击链接,填写了个人信息及银行卡信息,并在链接中填写了验证信息,后发现其银行卡内9万元被转出,发现被骗后向警方报案。

  2、借疫情冒充“公检法”诈骗

  近日,市民刘女士在家中接到了6519开头的电话,对方自称是通信管理局工作人员并准确说出了她的身份证号码,刘女士信以为真。对方称其名下的手机号码涉嫌网上散布疫情谣言,要协助警方调查。电话转接后,一名自称是深圳市公安局民警的李警官告知刘女士,她的身份证信息被人用来注册微信、办理银行卡,并在网上散布疫情谣言和负面消息,涉案金额200余万元,受害人20余名。随后,李警官让刘女士退出微信,在手机设置里将短信电话拦截功能关闭,并以案件审查为由加刘女士QQ后发送虚假法律文书,吓唬其正在被全国通缉,必须配合调查,且不得泄露涉案相关内容。随后,李警官通过QQ给刘女士发送了一个链接,打开后显示“最高人民检察院主页”,刘女士输入了所谓的“案件编号”,并点开了一个小程序,输入了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之后卡内的40余万元被骗子转走。

  3、借疫情诱惑投资诈骗

  2021年邓**(化名)报案,称其通过一个“Soul”APP交友平台认识一名叫赵向东的男子,对方表示有特殊的渠道可以投资生产“新冠疫苗”,并不断向邓**灌输投资未上市的新冠疫苗可以大量赚钱的信息。邓**在其反复洗脑下,通过对方提供的投资网址进行了多次投资,最终被诈骗了19.1万元。

  4、新冠特效药推销诈骗

  近日,张某接到一通电话,对方自称“疾控中心某主任”,告知健康码和检测报告上有异常,可能感染了新冠肺炎,不过还在潜伏期,情况不算太严重。而现在有一款特效药,只需5800元,三个疗程,每天坚持服用就会恢复健康。张某信以为真,购买三个疗程后并没有收到特效药,发现被骗。

  警方提醒:

  1、如果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疾控部门会将其立即转运至指定医院进行医疗救治,并开展流调溯源,排查密接者和次密接者,不可能电话通知其在家服用特效药。

  2、疫情防控指挥部和疾控中心不会向群众推销所谓的治疗新冠肺炎特效药。

  3、核酸结果可以通过健康码等官方渠道查询。

  4、各位市民一定要警惕,谨防被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主题

8691

回帖

5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05204
发表于 2021-8-24 15:42:36 来自姜堰人网APP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江苏泰州
回复 赞同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x

关注人网公众号

网站申明:本站所有言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本平台仅提供视频、图片信息存储服务。

备案信息:苏ICP备16035471号-4 | 苏ICP备16035471号-5A | 苏ICP备16035471号-6X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