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有着一群没穿白大褂的人,他们坚守岗位、守土不退,一个一次性口罩是他们全部的装备,一颗守护社区的心是他们所有的坚定。他们就是奋斗在战“疫”一线的社区工作者,黄俊就是其中的一员。作为陈庄社区主任,疫情当前我当先,愈是艰险愈向前,他和同事们用以社区为家的坚守、隔离劝导的耐心、送菜上门的温暖,许辖区群众的岁月静好。 日夜坚守,一张靠背椅支撑起片刻的休息时间。“好的,大家辛苦了”,晚上12点工作群里的最后一条信息定格在他的回复上。从大年初二到现在,一碗泡面、办公室的靠背椅和一盏经常亮到清晨的灯,组成了黄俊工作间隙临时的“家”。第一时间明确工作、第一时间部署安排、第一时间解决问题,40多个日夜,1000多个小时,是他这段时间最真实的写照。从动员布置、宣传调整到社区道口的封闭、设卡,再到返姜人员的防控、企业的复工复产,枕戈待旦,紧跟每一个步骤的重点工作。 防疫设卡,一次次的解释换来居民的理解。“您放心,设卡是增加‘安全阀’,把病毒挡在外面,通过检查消毒,出去买菜是没问题的。”为打好疫情阻击战,在黄俊的带领下,陈庄社区从2月3日开始对辖区设卡值守,用“血肉之躯”筑起守卫陈庄的屏障。面对突然的封闭管理,起初不理解的声音有很多,“哪有这么严重?这大过年的,怎么还不让出门了”。为了获得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作为站在第一线的“主心骨”,黄俊主动带领社区工作人员戴着口罩分头走进居民家中,不厌其烦地解释和叮嘱:“不是不能出门,是我们要尽量少出门,进出量好体温、做好登记,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您说大过年的谁不想图个吉利,哪个也不想去医院是吧,希望您能理解。”从微信、电话到上门,这样的劝说他每天都要重复很多遍。 “‘设卡’不是重点,重点是对过往行人开展体温检测和防控知识宣传,督促过路者和驾乘者戴好口罩,逐一排查外来人员,引导可能携带病毒者接受医学观察,我们的目的在于防止疫情‘输入’。要跟群众解释清楚,并不是让群众‘与世隔绝’,也不是‘你不来我不往’,而是希望大家减少外出,健康过节。”卡口换岗前黄俊悉心叮嘱工作人员注意态度、严格登记、耐心解释。 经过不懈的努力,社区内不见了扎堆儿玩游戏的小孩和坐着闲聊的老人,家家户户的门扉中传来香甜的饭菜和儿孙同乐的欢声笑语。大街小路、背街小巷,从传单到横幅再到封锁道口设置卡口,黄俊和同事们把每一个防控要点传到了辖区居民的身边。 隔离送菜,在离危险最近的地方送上暖心的问候。“对于从重点地区来姜人家送菜的任务风险较大,由我和亚军两个男同志去送!”在社区潜在危险最近的第一线,黄俊主动挑起担子,做起了送菜的“快递小哥”。“本来还担心隔离在家吃什么,这下好了,瓜果蔬菜还有肉,黄主任他们都送来了。”隔离在家的返姜人员热情地开门拿菜并配合记录身体情况,送菜问询送关怀一举三得。
当人人都在说待在家就是做贡献的时候,黄俊和他的同事们却逆向穿梭在大街小巷、往返于社区角落。敲开一扇扇禁闭的门,排除一个个隐患。小区门口、值守点的帐篷成为他和同事们的“家”,热心群众的鸡蛋、方便面成了他和同事们的暖心餐。
|